齐鲁晚报.齐鲁壹点记者靖亚如
6月27日,枣庄市召开强化城乡供水保障提升群众用水品质新闻发布会。发布会上,记者了解到,经过两年不懈努力,枣庄已实现安全、优质、放心水的全域供给,城乡群众饮水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。枣庄市城乡水务局局长王立军介绍了具体举措与成效。
王立军表示,针对以往依赖地下水导致水质不稳、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小保障水平不高的问题,枣庄市立足实际,统筹全域水源配置和工程布局。2023年以来,累计实施引调水、规模化供水和水质提升等项目34处,将全市小型农村供水工程压减至93处,推动供水方式由分散向集中、水质由达标向优质、管理由传统向智能转变。
此外,枣庄“一体化”建设重构供水格局。全市累计投资51亿余元,按照“建大、并中、撤小”思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,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核心,滕州、山亭、台儿庄为支撑的“1+3”全域供水格局。中心城区项目新建日供水22万吨地表水厂,铺设骨干管网135公里,跨区域覆盖约165万人。滕州市、台儿庄区在已实现一体化基础上,新建东沙河、顿庄地表水厂。山亭区创新“2+6+N”供水模式,农村规模化供水率从2.49%跃升至97%以上。
为了保障做优民生支撑,在风险管控方面,枣庄建立水质动态监测与全覆盖抽检机制,用好“枣解决、枣满意”平台及水管员队伍,分级响应群众诉求。在县域统管方面,枣庄推行“1+N”统管模式(即:1家市县水务公司直管到户+N个镇级服务网点),实现制水、输水、用水全过程管理,方便群众办理业务,确保年内统管到户全覆盖。
“饮水安全事关群众健康和高质量发展。”王立军表示,“下一步将继续坚持规模化实施、标准化建设等‘五化’路径,全力打造设施良好、管理规范、供水达标、水价合理、运行可靠的服务体系,让422万枣庄人民都喝上‘优质水、放心水’。”
汇盈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